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越來越多人渴望回家後能卸下疲憊,讓心靈真正沉靜下來。
侘寂風(Wabi-Sabi)正是這樣一種設計美學——以「自然、沉靜、留白」的溫潤感受擄獲許多喜歡簡約生活的人,近年在室內裝潢中更大受歡迎。
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侘寂風的核心精神、配色技巧、材質選擇,以及如何在預算內打造屬於自己的靜謐空間。
侘寂風設計理念:在不完美中找回生活的平靜
侘寂風源於日本茶道與禪宗文化,「侘(Wabi)」指的是從孤寂、簡樸中體現出的美感,代表對簡約、自然樸素生活的欣賞。
「寂(Sabi)」則是時光流逝後留下的痕跡,自然老化的木紋、手工觸感的牆面、光線流動在空間的陰影,都有令人著迷的美。
侘寂風的核心精神在於「減法的藝術」。去除多餘的裝飾,保留最純粹的線條與材質,讓空間本身說話。
這種美學不追求光鮮亮麗,而是擁抱「不完美之美」,更強調三個重點:
- 接受老化與變化:材質會隨時間自然老化,這不是缺陷而是生命的印記。原木會因使用產生色差,灰泥牆面會呈現自然的裂紋,這些都體現了「寂」的精神,讓空間更有溫度。
- 精神富足:「侘」的精神在於從簡約樸素中找到心靈的滿足,不需要華麗裝飾,一個留白的角落、一道自然光線,就能帶來平靜與美感。
- 回歸自然本質:使用天然材質,讓光線、空氣自由流動,創造人與空間的和諧關係。這樣的空間不會讓人感到壓迫,而是帶來放鬆與寧靜。
侘寂風配色原則:用留白與光影打造溫潤氛圍
侘寂風的配色,並不追求色彩豐富,而是以「柔、霧、啞光」 為主調,透過光線與留白,創造舒適的空間呼吸感。
配色的主色調以白色、灰色、米色、原木色為基底,營造出清透寧靜的空間感。這些顏色不會搶走視覺焦點,反而讓光線成為空間的主角。延伸色系可以選擇灰泥色、奶油白、淺駝棕、霧灰綠這類帶有溫潤質感的中性色。這些顏色彼此之間不會產生強烈對比,而是像漸層般柔和過渡,創造出層次豐富卻不雜亂的視覺效果。

▲天花板、牆面以大面積的灰泥塗料,搭配原木櫃體與圓弧拱門,搭配出侘寂風氛圍。圖/Freepik
侘寂風配色最重要的技巧是善用「留白」與「光影層次」。大面積的白色或淺色牆面,當自然光線灑落時,會在不同時段產生微妙的色調變化。清晨的柔和光線、正午的明亮感、黃昏時的暖調,都會讓同一面牆呈現不同表情。
霧面材質也在侘寂風配色中扮演關鍵角色,相較於亮面漆容易反射刺眼光線,霧面塗料能吸收光線,產生柔和的陰影層次。
建議避免使用高彩度或過於鮮豔的顏色,這會破壞侘寂風追求的平靜氛圍。如果想增加一點色彩變化,可以透過軟裝配件如亞麻抱枕、陶器、乾燥花材來點綴,既能保持整體調性,又不失生活溫度。
侘寂風配色指南
| 配色類型 | 色彩選擇 | 設計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主色調 | 溫白色 | 溫白比純白更柔和,也能避免過於冰冷的感覺 |
| 米色、奶油色 | 帶有溫度的中性基調,適合大面積牆面使用,營造溫潤氛圍而不顯單調 | |
| 淺灰、灰泥色 | 在侘寂風格中易搭配其他顏色,也可減少視覺上的強烈對比 | |
| 木色、駝棕 | 透過原木或駝棕色注入自然暖調,進一步平衡灰白色系可能帶來的冷感 | |
| 配色關鍵 | 低彩度 | 可避免鮮豔色搶走視覺焦點,讓空間維持平靜不躁動的氛圍 |
| 霧面材質 | 霧面塗料能吸收光線而非反射,產生柔和陰影層次,比亮面更能展現侘寂的靜謐感 | |
| 光影層次 | 可展現侘寂風的精髓-自然光照射在礦物塗料或灰泥牆面上,隨時間產生的陰影肌理 |
侘寂風材質與塗料:原木、礦物塗料與灰泥的自然層次
侘寂風的質感來自於「看得到、摸得到」的天然肌理,尤其是佔據最大空間的牆面、地面往往決定了整體空間氛圍。
可參考以下常見的侘寂風材質與塗料:
常見侘寂風材質:
- 原木、橡木、無節木:無論是實木地板、木作櫃體或橫樑,原木的紋理與色澤都能為空間注入溫暖的氣息。
- 亞麻、棉麻布料:亞麻布料帶有自然皺摺感,質地柔軟能再疊加溫暖層次,適合用於窗簾、抱枕或床組。

▲灰泥塗料牆面映照自然光線,可展現光影之美並營造靜謐氛圍。圖/Freepik
侘寂風塗料推薦:
- Mortex 礦物塗料:源自比利時的高級塗料,防水、防霉,質感細緻,有手工痕跡,常用於浴室、廚房等潮濕空間。
- 灰泥、樂土(泥基塗料):灰泥能呈現手工抹痕,讓每一面牆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,帶有霧面、溫潤、朦朧感強,樂土則是台灣本土研發的環保建材,具有調濕、吸音等特性,表面帶有自然的粗糙肌理。
- 藝術塗料(義式塗料):透過特殊工法能做出雲石、布紋、砂岩等多種質感,更呈現手刷肌理與層次,為空間增添層次變化,同時保持侘寂風的低調美感。
- 仿清水模塗料:能模擬清水模的質感與色調,卻不需要複雜的灌漿工法,施工期短且成本較低,是想營造工業感侘寂風的好選擇。
- 乳膠漆:價格親民、施工容易,選擇低光澤度的產品,更能達到接近侘寂風的視覺效果。建議選擇品質較好的品牌,避免日後剝落問題。
- 礦物漆:成分天然、透氣性佳,顏色飽和度低但耐看,適合大面積使用。表面呈現細緻霧面質感,光線照射下會產生柔和陰影。
- 黏土漆:以天然黏土為主成分,具有調濕功能,質地像陶器表面,也非常符合侘寂風追求的自然質樸。
以上不同材質或塗料都可創造不同的侘寂層次,無論是粗獷或是細膩都能自由調整。
侘寂風住宅案例:留白與圓弧構築的靜謐空間
侘寂風的魅力不只在材質,更在空間線條與留白。以下為常見侘寂風住宅畫面感特性:
- 柔和弧線走向:弧形門框、圓角櫃體減少鋒利感,讓家更柔軟。
- 大面留白牆面:不需要太多裝飾,光影就是最好的藝術品。
- 礦物塗料牆 × 霧面家具:質感層次更一致。
- 開放式格局:空氣流動、光線延伸,讓家顯得更靜謐。
- 低彩度軟裝:粗陶花器、米灰沙發、亞麻窗簾營造沉穩氣息。
理解侘寂風的精神和特性之後,實際案例更能幫助我們掌握空間營造的細節。以下透過住宅中不同區域的設計,看看如何將留白、圓弧、自然材質等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空間。

▲侘寂風玄關可用淺色系統櫃體,搭配大理石紋端景牆與圓弧金屬網格拉門,簡約卻不失質感。圖/郡品設計
玄關,是回家後第一個接觸的空間,多以淺色系統櫃體為主體,櫃體中段可保留一格做為開放展示區。地面採用深色木地板與淺灰色地磚的拼接設計,劃分出落塵區與室內的界線,同時創造材質的層次變化。端景牆使用帶有自然紋理的大理石紋塗料,搭配米白色陶瓶與幾枝乾枯的細枝,簡單的擺設卻充滿禪意。整體淺色調的空間配色,讓人一踏入家門就能感受到放鬆與平靜。

▲以圓弧木格柵牆面搭配灰泥塗料、原木餐桌和藤編椅,展現侘寂風的自然質樸美學。圖/Freepik
餐廳區域的主牆使用灰泥塗料,手工抹出的肌理讓牆面富有層次,不同角度觀看會有不同的光影變化。一張原木長桌搭配造型簡約的椅子,桌面上放置粗陶花器與乾枝,就是最好的裝飾。

▲侘寂風臥室以奶油白牆面搭配原木床架,天然材質與中性色調來營造出寧靜放鬆的睡眠空間。圖/Freepik
臥室空間更強調寧靜感,牆面選用奶油白色調,搭配棉質窗簾過濾進來的光線,整個空間瀰漫著柔和的霧感。床頭不做複雜的造型,只用一盞造型簡單的吊燈提供閱讀光源,床邊擺放淺駝色的椅凳,呈現簡約空間。
這些案例的共通點在於:透過「留白 × 圓弧 × 礦物塗料」三大設計元素,讓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溫度,創造出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放鬆的氛圍,而非設計的匠氣。
侘寂風裝潢預算與軟裝搭配建議:用對方式打造高質感侘寂宅
侘寂風裝潢預算相對較高,主要原因在於材質與工法的講究。Mortex 礦物塗料一坪施工費用可能落在 8,000 至 15,000 元之間,灰泥或藝術塗料也需要 6,000 至 12,000 元,遠高於一般乳膠漆的 1,500 至 3,000 元。
原木材質價格也不便宜,實木地板一坪約 6,000 至 15,000 元,實木家具更是動輒數萬元起跳。加上侘寂風常使用的弧形牆面、隱藏式收納、無把手櫃體等設計,都需要以木作工程施作,人工成本自然提高。
但預算有限,不代表無法打造侘寂風質感,以下提供5種平價替代方案:
- 樂土取代 Mortex:樂土價格約為 Mortex 的三分之一(甚至一半)雖然質感有點落差,但仍能呈現手作感與自然肌理,且更符合在地環保理念。
- 系統板材取代木工實木:現今系統櫃的版面選擇越來越多元,可選擇淺色木紋、清水模的平板門片,視覺上也能達到清爽、簡約的效果,讓預算省下一半以上。
- 灰泥塗料取代藝術漆:市面上有許多平價的仿灰泥塗料,雖然耐久度稍差,但短期內的視覺效果仍相當不錯,再省一點的話亦可以自行上漆,降低人工成本。
- 局部重點施作:不需要全室使用高價材質,可以選擇主牆或重點區域使用特殊塗料,其他區域搭配質感乳膠漆即可。
- 善用軟裝營造氛圍:亞麻窗簾、粗陶花器、手工編織地毯、原木托盤、藤編收納籃等軟裝配件,都能大幅提升空間質感,且預算相對親民。
軟裝搭配建議以「少即是多」為原則。選擇幾件質感好的重點單品,勝過堆砌大量平價商品。
例如一張設計經典的單椅、一盞造型簡約的立燈,搭配自然素材如乾燥花枝、石頭、漂流木,就能創造出富有層次的侘寂美學。
侘寂風生活態度:在減法中,找回生活的靜與暖
侘寂風不只是一種設計風格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它提醒我們美好生活不在於擁有多少物品,而在於如何與空間、時間相處。
減法思維也讓我們重新思考:這個空間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
去除不必要的裝飾後,留下的是最純粹的生活本質。
也許是一張能好好吃飯的餐桌、一個能放鬆閱讀的角落,這些簡單的元素,就足以構成一個讓人感到平靜的家。


